美国主流卡车多为长头设计的原因,可以从历史演变、政策法规、地理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多个角度来理解。
历史背景与政策演变
早期发展(1899年-1956年):
1899年:美国第一辆COE(Cab Over Engine,即平头)卡车诞生。
截至1956年:在美国,平头卡车和长头卡车的市场份额大致相当。
联邦援助高速公路法案的影响(1956年):
1956年6月29日: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1956联邦援助高速公路法》,决定建设覆盖全美的六万六千公里公路网,极大地改善了道路运输条件。
车辆长度限制:为了防止超长超重卡车对新高速公路造成过重负担,政府规定牵引车加挂车总长不得超过19.8米。这种限制促进了平头卡车的发展,因为它们在相同总长下可以提供更大的载货空间。
平头卡车黄金时期(1956-1976年):
在这二十年间,平头卡车迅速发展并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
法规放宽与市场逆转(1976年及以后):
1976年:美国政府将车辆总长限制放宽至22.86米,扭转了长头卡车和平头卡车的销售趋势。
1982年:法规进一步更新,挂车总长不超过16.16米,而牵引车头则不受总长度限制。长头卡车的优势——更大的驾驶室空间、更高的驾乘舒适性和更好的安全性能——得以显现。
地理条件与市场需求
地广人稀:
美国地广人稀,公路网络发达且宽阔,长头卡车在这种环境中行驶更加轻松,不需要特别考虑车辆长度带来的转弯或掉头问题。
安全性能:
长头卡车在发生碰撞时提供了额外的缓冲区,有助于保护驾驶员的安全。相比之下,平头卡车在正面碰撞中的安全性较低,因为缺乏足够的缓冲空间。
驾乘舒适性:
长头卡车的设计通常使驾驶室位于前后桥之间,降低了重心,减少了发动机噪音和热量对驾驶员的影响,提升了整体的驾乘体验。
市场需求:
卡车司机在美国被视为高收入职业,并且较为稀缺。因此,市场上对更安全、更舒适的长头卡车需求较大。此外,长头卡车内部空间宽敞,有的甚至配备了生活设施,适合长途运输任务中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