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第四季度,跨境电商卖家的朋友圈里总会出现类似的感叹:“运费又涨了”“一觉醒来,物流报价翻倍”。
尤其是走美国卡派的卖家,对这种波动感受最深。明明上个月还稳定的报价,进入9月、10月后,突然多了各种附加费——燃油附加费、高峰附加费、紧急调度费……
这些费用叠加起来,每单成本可能上涨30%甚至更多。利润本就薄,这一下更难扛。
别急,旺季附加费虽然普遍,但不是只能被动接受。提前了解规则,掌握应对方法,完全有机会把影响降到z低。
一、为什么卡派也会收旺季附加费?
很多人以为只有快递公司才涨价,其实卡车运输一样会。
原因很简单:旺季订单量暴增,运力紧张。司机、车辆、仓库资源都变得稀缺,服务商自然要通过价格调节供需。
再加上:
燃油价格在年底通常走高
节假日前后人工成本上升
天气因素可能导致延误,增加运营难度
这些都会被计入成本,最终以“附加费”的形式体现出来。
常见的附加费类型包括:
燃油附加费(Fuel Surcharge):随油价浮动,通常按比例加收
高峰期附加费(Peak Season Surcharge):固定时间段内每单加收一定金额
住宅地址附加费:送到非商业地址额外收费
预约费(Appointment Fee):部分仓库要求提前预约,产生额外成本
这些费用叠加,让原本可控的物流成本变得不可预测。
二、附加费不是突然来的,是有规律可循的
虽然每年具体涨幅不同,但卡派的旺季附加费基本集中在以下几个时间段:
9月下旬开始:部分服务商提前释放涨价信号
10月中旬至11月初:正式进入旺季周期,附加费陆续上线
11月下旬至1月初:黑五、网一、圣诞节集中期,运力最紧张,费用z高
了解这个节奏,就能提前准备,而不是等到账单出来才后悔。
三、真正的应对,从“提前规划”开始
最有效的规避策略,不是临时换渠道,而是把动作做在前面。
1. 尽早完成备货,避开高峰定价
建议主推产品的库存,在9月底前完成入仓。这样可以赶在大部分附加费生效前完成派送,享受相对平稳的运价。
如果你等到11月再补货,不仅运费高,还可能因为运力不足而延误。
2. 分批发货,避免一次性压力
不要等到库存见底才集中补货。可以采用“小批量、多频次”的方式,在8月、9月、10月初分三批完成备货。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平摊运输压力,避免某一批次因量大被加价
即使某一批次遇到延误,也有缓冲库存支撑销售
3. 提前锁定报价,防止临时上调
和靠谱的物流服务商沟通,争取在8月或9月初签订阶段性合作协议,锁定单价和附加费率。
有些服务商愿意为长期客户或大货量客户提供“旺季保价”服务,提前确定成本,减少不确定性。
四、优化操作细节,减少额外收费
除了时间规划,发货时的操作细节也直接影响最终费用。
1. 确保货物规范打托
卡派对托盘尺寸、重量、缠膜都有要求。如果货物不规整,到达后可能需要重新整理,产生额外处理费。
标准做法:
托盘尺寸不超过48"x40"
每托高度不超过60英寸(约1.5米)
使用拉伸膜牢固缠绕,防止散架
2. 提前确认仓库预约政策
FBA仓、第三方海外仓大多需要预约才能送货。如果没约上,可能要在附近暂存,产生滞留费。
建议:
发货前与仓库确认预约流程
留出至少1-2天的缓冲时间用于调度
选择提供“代预约”服务的物流商,省去沟通成本
3. 避免送往高收费地址
住宅地址、偏远地区、山区等地点,卡派通常会加收“特殊区域费”。如果不是必须,尽量选择商业地址或枢纽仓集中派送。
五、考虑组合方案,分散风险
完全依赖一种物流方式,在旺季容易被动。
可以考虑:
主力货走卡派:提前备好80%的库存,用低成本卡派完成
少量紧急补货走UPS/FedEx:万一断货,用快递快速响应,保住排名
这种“卡派+快递”的组合,既能控制整体成本,又能保留灵活性。
六、最后提醒:定期核对账单,防止乱收费
旺季期间,有些费用可能是系统自动计算,未必完全准确。
建议每月核对一次物流账单,重点关注:
附加费项目是否合理
实际重量和体积是否与申报一致
是否有重复收费或多计托盘的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与服务商沟通,争取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