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跨境生意,物流环节常常让人头疼。从国内发货到美国客户签收,中间要经过海运、清关、提柜、派送等多个步骤。如果每个环节都要自己对接,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出错。这时候,“港到门”服务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案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在跨境物流中越来越常见的模式。
“港到门”到底是什么?
“港到门”是一种介于“港到港”和“门到门”之间的物流服务模式。它的起点是目的港的码头或港口,终点是收货人指定的仓库或地址。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货物已经抵达美国港口,完成了清关和卸货,接下来从港口提柜、安排卡车运输、最终送达亚马逊FBA仓或海外仓的这一段路程,由专业的物流服务商来完成。
这意味着你不需要自己找卡车公司、不需要处理提柜预约,也不用担心货物在港口滞留产生额外费用。
和“门到门”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容易把“港到门”和“门到门”搞混,其实它们的服务范围不一样。
门到门:从发货人仓库开始,一直到美国收货人仓库结束,全程由一家服务商负责。包括国内提货、报关、海运、清关、末端派送等所有环节。
港到门:只负责美国境内的部分,也就是从货物在美国港口完成清关后开始,到最终送达指定地址为止。
换句话说,“港到门”更适合那些已经自己安排了头程运输,或者使用第三方海外仓、拼箱服务的卖家。你只需要把货物送到美国港口,剩下的交给服务商就行。
港到门的服务流程是怎样的?
虽然名字听起来简单,但“港到门”的操作其实有一套标准流程。
货物到港
货柜通过海运抵达美国主要港口,如洛杉矶(LA)、长滩(LB)、纽约(NYC)等。此时货物处于码头堆场,等待清关和提柜。清关完成
货物由指定的清关行完成美国海关申报,缴纳关税和相关税费。清关通过后,会生成提柜所需的文件,比如提货单(Delivery Order)。预约提柜
物流公司根据船公司或码头的要求,预约提柜时间。部分热门港口在旺季时提柜排队严重,可能需要提前3-5天预约。卡车派送
卡车公司前往码头提取集装箱,按照预约时间将货物运送到亚马逊FBA仓库、第三方海外仓或其他指定地点。签收入库
目的地仓库签收后,系统更新状态,整个“港到门”流程结束。
整个过程通常需要5到10个工作日,具体时效受港口拥堵、仓库预约情况和地理位置影响。
为什么选择“港到门”?
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卖家来说,“港到门”是个实用又灵活的选择。它有几个明显优势:
成本可控
相比“门到门”,“港到门”只覆盖美国境内段,价格更低。你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搭配头程运输方式,比如自己订舱或使用拼箱服务。操作更灵活
有些卖家有自己的清关代理或合作船司,“港到门”可以无缝衔接,保留对头程的控制权。避免滞港费
港口集装箱免费存放期通常只有7天左右,超期会产生高额滞港费(Demurrage)和滞箱费(Detention)。选择“港到门”服务,物流公司会及时安排提柜,减少额外支出。适合多仓派送
如果你需要把一整柜货拆分送到多个FBA仓,专业服务商可以提供分拨配送服务,提升效率。
常见的“港到门”服务类型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港到门”服务主要有两种:
整柜港到门(FCL)
适用于发货量大、货物装满一个或多个集装箱的情况。服务商直接从港口提走整柜,送到指定仓库,适合大卖家或品牌商。拼箱港到门(LCL)
适合发货量较小的客户。货物在美国港口拆箱后,按收货人信息单独安排卡车派送。虽然单价略高,但避免了整柜浪费。
此外,还有“海卡”和“海派”的说法:
海卡:即“海运+卡车派送”,也就是我们说的“港到门”。
海派:指“海运+快递派送”,适合小批量、轻抛货,由UPS、FedEx等快递公司完成最后一程。
使用“港到门”要注意什么?
虽然服务方便,但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以下几个细节要特别留意:
确认清关状态
必须确保货物已经完成美国海关清关,否则无法提柜。最好提前和清关行确认ETD(预计提柜日)。提供准确信息
包括收货地址、联系人、电话、预约号(如果需要)等,任何信息错误都可能导致派送延误。关注港口动态
洛杉矶、长滩等港口在旺季时常出现拥堵,提柜时间可能延迟。建议选择有应急处理能力的服务商。检查保险覆盖范围
有些“港到门”报价不含运输险,一旦途中发生货损,可能需要自行承担。建议明确是否包含基础保险,或额外购买。
谁适合用“港到门”?
如果你符合以下情况之一,“港到门”可能是你的理想选择:
已经安排好头程海运,只需要美国本地配送;
发货频率稳定,有固定的海外仓或FBA仓;
想控制物流成本,同时保留对运输环节的部分主导权;
使用拼箱服务,需要专业团队处理拆箱和末端派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