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86取消的直接冲击
物流成本显著上升
取消T86后,中国直邮美国的小额包裹需通过T01(标准报关)或T11(简易报关)模式清关,导致每单物流成本至少增加几美元(如T11需额外支付2.6美元/单商品处理费)。叠加特朗普新增的10%-35%关税,部分商品综合税率可能达到46%以上,低客单价卖家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清关时效延长
T86模式下包裹可批量快速清关(日均处理数百万件),而T01/T11需逐单审核,导致清关时间从1天延长至3-5天,消费者收货周期拉长,可能引发订单流失。合规风险与运营难度提升
需提交原产地证明、详细品类申报等文件,对申报准确性要求更高,若存在低报、瞒报等行为易被海关扣留。部分独立站卖家因缺乏平台资源支持,面临清关能力不足的挑战。
二、特朗普政策反复的深层原因
执行能力不足倒逼政策回调
美国海关日均需处理超400万件低价值包裹,突然取消T86导致清关系统瘫痪,纽约机场曾积压超百万包裹。政策仓促出台后,海关、邮政部门因人力与技术不足强烈反弹,特朗普被迫暂缓执行。多方利益博弈的妥协结果
消费者压力:免税政策取消直接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加剧美国通胀风险,引发民众不满;
平台与物流商抵制:亚马逊、Temu等依赖直邮的平台业务缩水,物流商因成本激增联合施压;
税收效率矛盾:征收小额包裹关税的成本可能超过税收收入,经济账难以平衡。
三、行业应对策略与趋势
短期应急措施
物流商推出补贴方案(如菜鸟国际运费减免、海外仓仓储优惠)缓解成本压力;
调整申报策略,尝试T11模式以缩短清关时间,或通过多国中转降低关税风险。
中长期模式转型
海外仓布局加速:提前备货至美国本土仓库,规避清关风险并提升物流时效,但需承担库存积压成本;
市场多元化:减少对美单一市场依赖,拓展欧洲、东南亚等区域,同步应对欧盟150欧元免税政策取消等变化;
供应链升级:与本土供应商合作提高产品本地化率,优化选品结构(如转向高客单价商品)。
四、未来政策风险与行业预判
T86取消仍是大势所趋
美国制造业与工会持续施压,政策恢复仅为过渡期,待海关系统升级后可能再次废除。欧盟、越南等地的免税门槛收紧亦表明全球监管趋严。合规化与本土化成为生存关键
企业需建立税务合规体系(如预缴关税保证金)、强化物流监控能力,并通过数据工具动态调整供应链。长期看,跨境电商将从“低价倾销”转向品牌化与本地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