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美国卡派,最怕的不是贵,而是货到了美国,却迟迟送不到仓。
明明计划好下周补货,结果卡车拖了五天才进FBA,打乱了库存节奏,甚至影响了销量排名。
卡派延误确实存在,原因多种多样,有些能避免,有些可应对。关键是要提前有准备,出问题后不慌乱。
今天就来聊聊,从发货前到派送中,怎么一步步减少延误风险,以及延误发生后,该怎么做才能尽快解决。
延误常见原因,先搞清楚问题出在哪
卡派送货延误,不是单一环节的问题,而是多个环节叠加的结果。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类:
1. 港口拥堵或提柜延迟
船到港后,如果码头繁忙,可能要等1-2天才能安排提柜。特别是洛杉矶、长滩这类大港,高峰期柜子堆在场外,拖车排长队。
2. 清关问题
申报信息不实、文件不全、敏感品名,都可能导致清关卡住。一旦被海关查验,时间就不可控,短则2-3天,长则一周以上。
3. 货代或车队安排不及时
有些货代到港后反应慢,没有第一时间安排拖车,或者车队调度紧张,导致提柜延迟。
4. 亚马逊仓库预约不上
这是最常见也最无奈的原因。亚马逊FBA仓库采用预约制,热门仓经常约不到近期时段,只能排到几天甚至一周后。
5. 司机临时取消或路线调整
司机生病、车辆故障、天气影响,都可能导致原定派送取消。美国本地车队管理松散,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发货前:做好这几点,能减少大部分延误
很多延误,其实在发货前就有迹可循。提前做好准备,能大幅降低风险。
1. 提前确认清关资料是否齐全
确保提供准确的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信息。品名不要写“Goods”,要写具体,如“Plastic Kitchen Utensils”。
如有电池,提前说明,走合规渠道。
2. 尽量选择直提服务(Direct Pull)
有些货代提供“到港即提”服务,能优先安排拖车,避免柜子在港滞留。虽然可能多收一点费用,但能抢出1-2天时间。
3. 提前了解仓库预约难度
不同FBA仓的预约难度不同。比如ONT8、SBD1这类大仓,通常难约;而新开放的仓库,预约相对容易。
可以和货代确认近期哪些仓好约,灵活调整送货地址。
4. 打托合规,避免入仓被拒
托盘不标准、缠膜松散、标签不清晰,都可能导致亚马逊仓库拒收。
确保每托尺寸为48"x40",高度不超过6英尺,标签贴在显眼位置,不被遮挡。
派送中:保持跟进,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货一到港,别以为就万事大吉。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1. 要求货代提供实时节点更新
靠谱的货代会主动推送:
到港时间
清关状态
提柜时间
车队接单
司机信息
预计送达时间
如果货代不提供这些信息,要主动去问。每天跟进一次,掌握最新进展。
2. 留意预约状态,别等最后一刻才发现约不上
亚马逊仓库的预约时间,通常在提柜后由车队申请。如果发现预约排期太晚,可以尝试:
换一个相对冷门的FBA仓;
让货代联系车队加急申请;
自己在卖家后台尝试手动预约。
3. 司机出发后,保持联系方式畅通
司机可能会联系收货方确认地址或入仓要求。如果电话打不通,可能直接取消派送。
确保留的联系人能及时响应,避免因沟通问题导致延误。
延误发生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即使准备充分,偶尔还是会出现延误。这时候,反应速度比抱怨更重要。
该做的:
立即联系货代,问清延误原因;
索要最新物流节点和司机联系方式;
如果是预约问题,尽快协商换仓或调整时间;
记录所有沟通记录,留作后续参考。
不该做的:
不要频繁催司机,可能适得其反;
不要只等货代反馈,要主动跟进;
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处理,越早介入,越有机会挽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