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业务需求,优先匹配服务模式
货物类型与规模
大件商品(如家具、健身器材):需选择配备重型货架、叉车等设备的海外仓,避免货损。
中小件商品:关注订单处理速度和系统对接能力,例如能否实现24小时内订单上网。
目标市场布局
优先选择仓库覆盖核心销售区域的海外仓(如美国东西海岸仓群),缩短配送距离。
二、核查服务商资质与行业经验
是否自营仓库
自营仓通常服务稳定性更高,能提供定制化操作(如打托入仓、退货翻新)。
警惕二手服务商:要求实地考察仓库或提供实时监控证明。
行业口碑与平台认证
优先选择被主流电商平台(如亚马逊、TikTok)认证的服务商,降低合规风险。
查看第三方评价:通过行业论坛、客户案例验证服务商信誉。
三、细化费用结构,规避隐性成本
核心收费项对比
费用类型 计费规则 避坑建议 仓储费 按体积/货架位按月收费,长期存储可能加收附加费 选择梯度计价(如30天内免租)的服务商 操作费 含卸货、质检、贴标等基础服务,特殊需求(如加固包装)可能额外收费 要求签订明细合同,明确服务范围 尾程派送费 按重量/体积重较高者计费,偏远地区加收费用 优先支持实时比价的服务商(如环至美卡派平台) 价格透明度测试
要求提供完整报价单,核对是否含燃油附加费(通常3%-8%)、关税预缴等。
四、评估物流能力与时效保障
头程+尾程全链路能力
头程:是否提供清关、退税等一站式服务,降低供应链断裂风险。
尾程:整合多元渠道(如FedEx、卡车派送),支持大件LTL零担拼车等降本方案。
旺季抗压能力
验证仓库处理峰值订单的能力(如日均5000单以上),避免爆仓延误。
五、技术与服务响应效率
系统智能化水平
支持ERP/电商平台API对接,实现库存同步、自动触发发货。
物流轨迹实时追踪功能,异常件24小时响应。
本地化服务团队
优先选择配备中文客服的服务商,解决时差沟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