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美国卡派,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报价明明是1000美元,结果账单出来变成1400美元?
多出来的钱,被各种“附加费”吃掉了——燃油费涨了、车架费收了、仓库等了两小时,又加300美元。
看起来每项收费都有理由,但仔细一想,这些费用其实本可以避免。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那些本不该付的附加费,告诉你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又该如何提前规避。
一、车架费不是“必须付”,而是“可以控”
车架费(Chassis Fee)是卡派常见支出,按天收取,通常50美元/天,三天起收。
很多人以为这是固定成本,没法省。但其实,车架费的长短,取决于提柜效率。
如果柜子在港口停留时间长,或还柜不及时,车架使用天数就会增加,费用也随之上涨。
怎么避免?
尽量选择船期稳定、清关快的线路
提前安排好送货时间,避免柜子滞留港口
与货代确认是否包含基础车架使用天数
把提还柜时间控制在三天内,就能避免额外累积。
二、燃油附加费可以提前锁定
燃油附加费(Fuel Surcharge)每周变动,挂钩柴油价格指数,目前普遍在18%-28%之间。
你可能觉得这没法控制,只能被动接受。但其实,有些服务商支持“封顶报价”或“固定比例”。
比如,你和货代约定燃油附加费按25%封顶,即使市场涨到28%,你也只付25%。
怎么做?
在下单前主动询问燃油费计算方式
选择提供燃油费封顶服务的货代
旺季前签订阶段性协议,锁定综合费率
提前谈好,就能避免后期突然涨价。
三、仓库等待费,90%是因为没预约
司机到了仓库,结果被告知“今天排满了,明天再来”——这种情况很常见。
于是司机开始计时,等待两小时,产生160-300美元的等待费。
这笔钱,本质上是因为仓库没预约上。
FBA仓、第三方仓基本都需要预约才能送货。如果你没提前安排,司机白跑一趟,费用自然由你承担。
怎么避免?
发货前务必确认仓库已成功预约
留出1-2天缓冲时间应对突发情况
选择提供“代预约”服务的货代,减少沟通失误
预约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避免额外收费的关键步骤。
四、住宅地址附加费,完全能提前规避
你的收货地址是FBA仓,但系统生成的地址带“Suite”或“Building”编号,看起来像办公楼?
有些仓库地址实际位于住宅区边缘,被系统识别为“住宅地址”(Residential),就会触发200-300美元的附加费。
这种情况不是系统错,而是地址属性问题。
怎么避免?
下单前把完整地址和邮编发给货代确认
要求对方核查是否属于商业地址
如确认为住宅地址,提前换仓或调整方案
花几分钟确认,就能省下几百美元。
五、Drop/Pick费,其实是操作选择问题
Drop/Pick是指司机送货后不等卸货,把柜子留下,改天再来收空柜。
这种方式会产生额外费用,因为相当于跑两次。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还有另一种方式:Live unload(现场等待卸货)。
如果仓库能快速卸货,Live方式更高效,也不产生Drop费。
怎么选?
了解仓库的卸货能力
如果卸货快(2小时内),优先选Live
如果排队严重,再考虑Drop
别默认选Drop,先问一句“能不能等”,可能就省了一笔。
六、偏远地区费,查个邮编就能知道
有些仓库看着在美国本土,但实际位于偏远地区(Remote Area),比如中西部小镇、山区或小岛。
这类地址司机不愿去,去了就要加钱,通常150-300美元。
但这个问题,在发货前就能查清楚。
只要提供准确邮编,货代的系统就能判断是否属于偏远区域。
怎么做?
所有新仓库地址,先用邮编做筛查
避免将货发往已知偏远点
如必须送达,提前确认费用并计入成本
别等到司机出发了才被告知“加300美元”,那就晚了。
七、超规费,是因为没按标准打托
托盘宽度超过48英寸、高度超过60英寸、单托超重,都会被认定为超规货,加收费用。
但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规范操作避免。
标准托盘尺寸是48"x40"x60",只要在这个范围内,就不会触发超规费。
怎么做?
打托前测量箱子尺寸
控制堆叠高度,不超过60英寸
使用标准托盘,避免临时拼装
简单遵守规则,就能省下不必要的支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