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电商的物流链条中,FBA头程发货至亚马逊海外仓只是第一步。随着卖家对物流控制力和客户体验要求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卖家开始关注一种更高级别的贸易条款——DDP(完税后交货)与DDU(未完税交货)。
然而,很多新手卖家甚至部分老卖家仍存在困惑:
DDP和DDU到底是什么?
能否用于发FBA货到海外仓?
税费由谁承担?如何申报?
选择哪种模式更安全、更划算?
一、什么是DDP和DDU?核心区别在哪里?
DDP(Delivered Duty Paid)和DDU(Delivered Duty Unpaid)是国际贸易术语(Incoterms®)中的两种交货方式,定义了买卖双方在运输过程中责任、费用和风险的划分。
✅ DDP: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
卖方责任:负责将货物运送到买方指定的目的地(如亚马逊FBA仓),并承担所有运输费用、进口关税、增值税(VAT/GST)及清关手续。
买方责任:只需在目的地接收货物。
特点:卖方承担z大责任,相当于“包送到门、包清关、包缴税”。
✅ DDU:未完税交货(指定目的地)
卖方责任:负责将货物运送到目的地,但不负责办理进口清关,也不支付目的国的关税和税费。
买方责任:需自行处理清关并缴纳相关税费。
特点:卖方责任较轻,但买方可能因清关延误导致货物滞留或罚款。
简单理解:
DDP = 卖家全包(运+清关+税)
DDU = 卖家只运到,税和清关你自提
二、能否用DDP/DDU发FBA货到海外仓?
答案是:可以,但需满足特定条件。
虽然亚马逊官方并未强制要求使用某种贸易条款,但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FBA头程服务商都支持DDP模式发货,尤其是在美国、欧洲、日本等主流市场。
1. DDP模式 vs FBA入仓:高度契合
亚马逊作为“买方”,实际上并不参与进口清关。
当卖家选择DDP发货时,货代作为进口商(IOE)或代理,代为完成清关并缴纳关税,货物可顺利进入目的国并派送至FBA仓库。
这种模式下,卖家无需在当地注册税号,也无需自行处理复杂清关流程,极大降低操作门槛。
2. DDU模式的风险与局限
若采用DDU,理论上应由“收货人”(即亚马逊)完成清关,但亚马逊通常不会为第三方卖家承担进口责任。
实际操作中,DDU货物到达目的港后,若无人清关,极易导致:
货物滞港,产生高额仓储费;
清关失败,货物被退回或销毁;
影响FBA入仓时效,导致断货。
因此,DDU模式在FBA头程中极少使用,除非卖家已在目的国注册了进口资质(如EIN、IOSS、VAT税号等),并能自行安排清关。
三、DDP模式下的税费如何处理?谁来缴?怎么算?
这是卖家最关心的问题:DDP不是“免税”,而是“代缴”。所有税费最终仍由卖家承担,只是通过服务商统一支付。
1. 主要涉及哪些税费?
税费类型 | 说明 | 计算基础 |
---|---|---|
进口关税(Duty) | 根据商品HS编码和目的国税率确定 | 货物CIF价值(货值+运费+保险) |
增值税(VAT/GST) | 欧洲、加拿大、澳洲等国家普遍征收 | CIF价值 + 关税 |
预付消费税(如适用) | 针对特定商品(如烟草、酒精、电动车) | 按件或按价值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