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电商物流中,美国卡派(卡车派送)作为连接海运/空运与亚马逊仓库的重要环节,备受卖家关注。许多新手卖家常问:“美国卡派通常是一票一个托盘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涉及运输模式、成本控制和时效管理等多重因素。
一、什么是“一票一个托盘”?
“一票一个托盘”通常指卖家发往美国的货物以托盘(Pallet)为单位进行运输,即每票订单对应一个标准托盘。这种模式常见于打托板入仓(Palletized Shipping),货物在海外仓拆柜后被打包成托盘,再通过卡车直送亚马逊仓库。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
上架速度快:亚马逊仓库对托盘化货物处理效率高,通常24小时内可完成验货入仓。
减少人工分拣:托盘化货物无需二次拆分,降低破损率和人工成本。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卡派模式都强制要求“一票一个托盘”,具体取决于运输方式和卖家需求。
二、美国卡派的三种模式与托盘使用
美国卡派主要分为三种模式,托盘的使用方式因模式而异:
1. 打托板入仓(Palletized Shipping)
托盘使用:必须。卖家需在海外仓拆柜后,将货物打托板并封膜,确保每票订单对应一个托盘。
适用场景:中小批量货物,追求快速上架的卖家。
优势:上架时效快(24小时左右),但需支付海外仓的托盘处理费用。
2. 整柜直送入仓(Full Truck Load, FTL)
托盘使用:非强制。货物直接从码头提柜后送至亚马逊仓库,无需打托板。
适用场景:大批量货物(如整柜发货),卖家希望节省海外仓操作成本。
劣势:亚马逊仓库接收时需额外拆分货物,上架时间可能延长至2-7天。
3. 地板约入仓(Floor Load Shipping)
托盘使用:无。货物以散件形式运输,无需托盘化。
适用场景:小批量、低价值货物,或对时效要求不高的订单。
劣势:上架时间最长(可能超过7天),且货物易在分拣过程中受损。
三、为什么“一票一个托盘”并非标配?
成本与效率的权衡
对于小批量货物,卖家可能选择零担运输(LTL),即与其他卖家的货物拼车,按实际占用空间计费。此时,托盘化并非必要,但需注意货物包装的稳固性。
大批量货物若选择整车运输(FTL),直接运输散件可能更经济,但需承担亚马逊仓库的额外分拣成本。
运输时效的影响
若卖家追求快速上架,托盘化是优选方案;若更看重运输成本,可能放弃托盘化,转而接受稍长的上架时间。
亚马逊仓库的规则
亚马逊对托盘化货物的处理流程更标准化,但非托盘化货物仍可入仓,只是效率较低。卖家需根据自身需求权衡利弊。
四、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
根据货量决定模式
小批量(<2CBM):选择LTL或地板约入仓,灵活且成本低。
中批量(2-5CBM):优先打托板入仓,平衡时效与成本。
大批量(>5CBM):考虑FTL直送,减少中间环节费用。
关注运输成本细节
卡派费用通常按体积或重量计价,需明确报价是否包含拆柜费、托盘处理费等隐性成本。
旺季期间(如黑五、Prime Day),提前预订可避免附加费上涨。
优化货物包装
无论是否托盘化,货物包装需符合亚马逊的尺寸和重量限制(如单件不超过150磅),避免因包装问题导致延误。
五、常见问题解答
Q1: 如果我的货物不打托板,会被亚马逊拒收吗?
A: 不会。亚马逊接受非托盘化货物,但入仓时间可能延长,且需额外分拣操作。
Q2: 如何判断哪种模式更划算?
A: 可对比“打托板+卡派”的总成本与“非托板+卡派+亚马逊分拣费”的总成本,选择综合成本更低的方案。
Q3: 是否所有卡派服务商都支持托盘化运输?
A: 是的,但需提前确认服务商是否提供海外仓托盘处理服务,并明确相关费用。
美国卡派的托盘使用并非“一刀切”,而是需要根据货量、成本、时效等综合因素灵活选择。无论是追求快速上架的托盘化模式,还是注重成本控制的零担运输,卖家都应提前规划物流方案,避免因细节疏忽影响销售节奏。希望本文能帮你理清思路,在跨境物流中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