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约时间填写错误
问题表现
时间范围不符:未按美西/美中/美东仓的推荐预约时间填写(如美西仓需ETA+7天,美东仓需ETA+12-15天)。
实际物流时效与预约时间冲突:货物实际送达仓库的时间早于或晚于预约时间,导致系统标记“已过期”或“迟到”。
解决方案
严格遵循推荐时间范围:
美西仓(如LGB81):填写 ETA + 7天 的入仓时间范围。
美中仓(如DFB52):填写 ETA + 8-12天 的入仓时间范围。
美东仓(如ILT22):填写 ETA + 12-15天 的入仓时间范围。
验证物流时效:
海运需预留 15-30天(视航线而定),卡派需预留 2-5天,确保货物在预约时间范围内到达仓库。
动态调整:
若物流延误或提前,需在 预约时间前72小时 修改PO,且每周仅允许修改 1次。
二、PO(采购订单)信息不一致
问题表现
物流商与卖家后台信息不匹配:物流商提交的Shipment ID、仓库地址、箱数与卖家后台填写的信息不符。
PO失效未激活:整柜直送或拆柜货物因PO失效导致无法预约。
解决方案
确保信息一致性:
卖家与物流商需确认 Shipment ID、仓库地址、箱数、重量等信息完全一致。
PO失效处理:
若PO失效,需在卖家后台 “Shipment”页面 中申请激活,或重新创建新PO并覆盖贴标。
避免拆柜混乱:
同一批货建议由 同一家物流商 派送,避免多个PO失效导致的额外费用和操作复杂性。
三、预约修改限制
问题表现
超时修改:未在预约时间前72小时修改PO,导致无法调整。
频繁修改:每周仅允许修改1次,若多次尝试会触发系统警告。
解决方案
提前规划:
在预约时间前 72小时 内完成修改,避免因突发情况(如海关查验、物流延误)导致无法调整。
减少修改次数:
优先选择 提柜时效稳定的物流渠道(如美森、COSCO的快速提柜服务),降低修改需求。
四、货物包装与标签问题
问题表现
包装不合规:托盘高度超标(美国站需≤72英寸)、重量超限(≤1500磅),或未使用透明薄膜缠绕。
标签缺失或错误:未贴四张地址标签,或标签信息(如Shipment ID、仓库地址)不完整。
解决方案
严格遵循包装规范:
托盘尺寸:48英寸×40英寸(122cm×102cm),高度≤72英寸(182cm)。
重量限制:单托盘≤1500磅(689kg),单件超100磅(45kg)必须打托盘。
标签要求:
每托盘贴 4张地址标签(贴在透明膜外侧),包含Shipment ID、仓库地址、起运地等信息。
使用 10cm×10cm以上标签,确保清晰可扫描。
五、物流商操作失误
问题表现
未通过FBA官网预约:物流商未在 Amazon Carrier Central 提交预约请求,导致无法安排入仓。
未明确标注FBA货件:物流商未在预约时注明货物为FBA,导致仓库拒收。
解决方案
选择专业物流商:
优先选择 亚马逊认证服务商(如联宇物流、递四方),确保熟悉FBA规则。
明确沟通要求:
要求物流商在预约时提供 Shipment ID,并确保填写的箱数、尺寸与卖家后台一致。
六、绩效考核风险
问题表现
调度缺陷:PO信息错误导致预约失败。
到货缺陷:货物未按时送达仓库。
接收缺陷:仓库拒收货物(如标签错误、包装不合规)。
解决方案
监控绩效指标:
调度缺陷率、到货缺陷率、接收缺陷率均需 ≤5%,超限可能导致账户被暂停。
定期跟进物流进度:
每周至少与物流商沟通一次,确保货物状态与预约时间匹配。
提前规避风险:
旺季时选择 第三方海外仓中转,降低直送爆仓风险。
七、旺季应对不足
问题表现
爆仓导致无法预约:美西仓(如LGB81)在Prime Day前预约窗口紧缩,部分仓库需提前 2-3周 预约。
物流资源紧张:海运提柜延迟、卡派运力不足,导致货物无法按时送仓。
解决方案
提前规划入仓:
大促前 2-3周 完成预约,并分批发送货物,避免集中入仓。
备用方案:
选择 备选仓库(如美西仓与美东仓搭配),若主仓爆满可临时调整。
优化物流组合:
使用 海运+卡派 或 海运+海外仓中转,平衡成本与时效。
八、技术问题与系统故障
问题表现
系统延迟回复:亚马逊在24小时内未回复预约请求,导致物流商无法安排送仓。
PO状态异常:卖家后台显示PO“已过期”或“未激活”,需人工介入处理。
解决方案
及时联系支持:
若系统未及时回复,可通过 Amazon Seller Support 提交case请求手动处理。
备用渠道:
在预约失败时,尝试通过 第三方海外仓中转,规避FBA仓爆仓风险。
总结:关键注意事项
预约时间严格匹配物流时效,避免过早或过晚。
确保PO信息与物流商完全一致,避免因错误触发绩效缺陷。
提前规划旺季入仓,分批发送货物并选择备用仓库。
选择专业物流商,降低操作失误风险。
定期监控绩效指标,及时调整策略以避免账户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