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美国海外仓备货需要缴纳关税,且受近期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影响显著。
一、海外仓备货需缴纳关税的原因
美国取消“小额免税”政策(T86)
自2025年5月起,美国取消了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的政策,所有进口商品均需缴纳关税。海外仓备货属于一般贸易进口,需按商品类别缴纳基础关税(如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等品类税率较高)。加征“对等关税”
根据2025年4月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关税政策,中国输美商品需在基础关税基础上额外加征34%的关税(如原基础关税为10%,总税率则为44%)。
例外情况:若货物在2025年4月10日前已启运且在5月13日前清关,可豁免新增加征关税。合规申报要求
海外仓备货需通过正式报关(T11流程),需提交详细商品信息、价值证明等文件,海关将根据申报价值计算税费,无法享受小包直邮的“低值豁免”红利。
二、关税成本如何分摊与优化?
批量运输降低单件成本
通过海运/空运集中运输大批量货物至美国海外仓,可分摊关税和物流费用。例如,单件商品分摊的关税成本可能比直邮模式低30%-50%。
案例:价值100美元的商品,直邮需缴纳30%关税(30美元)+50美元固定费用(新政后),总成本80美元;而海外仓批量运输可能通过分摊降至40-50美元。
提前备货锁定税率
在关税政策变动前完成备货,可避免后续税率上调风险。例如,Temu等平台已要求卖家在2025年4月前完成核心商品的海外仓迁移。合规申报与货值优化
与专业清关团队合作,合理申报商品分类和价值(需确保合法合规)。
通过简化包装、降低申报附加值等方式,合法降低单件商品的计税基础。
三、当前政策下的风险与注意事项
仓储与库存风险
备货需精准预测销量,避免因滞销导致仓储成本上升(海外仓仓储费通常按体积/重量计费,部分包含货值比例费用)。
建议选择提供“免仓期”或动态库存管理的海外仓服务商。
合规性要求
确保商品符合美国法规(如FDA、FCC认证),避免清关延误或罚款。
需提前完成商品备案,部分品类(如食品、化妆品)需额外资质。
物流服务商选择
优先选择与美国主流快递公司(UPS、FedEx)合作稳定的服务商,避免因“跑水账号”等问题导致货物被扣。
选择具备中美双清关能力的物流商,降低清关风险。
四、总结:海外仓备货关税的应对策略
必须缴纳关税:海外仓模式无法规避关税,但通过批量运输、提前备货和合规申报可显著降低单件成本。
成本与风险平衡:需权衡关税、仓储、物流及潜在滞销风险,建议分阶段备货,优先选择高周转率商品。
政策敏感性:持续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如2025年6月后小包关税可能进一步上调),及时调整备货策略。
关键建议:优先与具备合规清关能力、美东/美西双仓布局的头部海外仓服务商合作,利用其系统对接和库存管理能力,最大化降低关税及运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