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跨境,用海外仓中转,越来越常见。货发到海外仓,再分批送到FBA或者其他销售仓,省心又灵活。但你有没有遇到过,货到了海外仓却被拒收,或者上架慢、数据对不上?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收货”这个环节。
今天咱们不讲大道理,就聊聊海外中转仓收货时,有哪些具体要求,照着做,基本不会出错。
一、发货前,先走系统流程
别急着打包发货。大多数靠谱的海外仓,都有自己的系统(比如OMS或WMS)。你得先在系统里创建产品信息,等仓库审核通过。
为什么?因为仓库要用你系统里的SKU条码来扫码入库。如果你发的货,系统里没有记录,仓库扫不了码,收货就会卡住,甚至可能让你把货拉走。
所以,先建品,再发货,这是第一步。
二、SKU条码,要规范
条码是仓库识别货物的“身份证”。贴得不对,后面所有操作都会受影响。
条码从哪来? 必须是系统审核通过后生成的,自己随便打的不行。
怎么贴? 贴在箱子平整的地方,别贴在封口或胶带上,拆箱时容易撕坏。
多个SKU一箱? 可以,但要用隔板或袋子分开,再附一张纸,写清楚每种SKU的数量,方便仓库分拣。
发货前,建议自己先拿扫码枪或手机扫一下,确认能识别。这一步花不了两分钟,但能避免大麻烦。
三、包装和箱唛,别马虎
包装看着简单,其实也有讲究。
箱子要结实,不能有破损,不然运输途中容易塌。
封箱用透明胶带,不要用带logo、带颜色的胶带,避免被误认为是品牌货或特殊处理件。
箱唛打印两份以上,贴在箱子不同的侧面,防止磨损看不清。
箱唛上一般要包含:客户代码、入库单号、目的国家、箱号信息等。如果是要中转到FBA的,还得提前贴好FBA的箱唛,不然海外仓没法帮你安排后续派送。
四、到仓签收,核对是关键
货到了海外仓,不是随便签个字就完事。
散货到仓:仓库会先核对箱唛信息,再对照你提供的装箱清单,清点箱数、核对SKU。如果发现数量对不上,会在签收单上备注,然后反馈给国内客服,再联系你确认。
整柜到仓:除了核对箱数,还会检查集装箱的封条是否完整。封条破了,可能意味着途中被打开过,仓库会特别留意。
签收后,仓库会安排拆箱、清点、上架。如果是新品,还会抽查尺寸和重量。如果实际数据和系统里的不一样,仓库会修改并通知你确认。这关系到后续的仓储和发货费用,一定要认真核对。
五、沟通要提前
不是所有海外仓都支持中转服务,尤其是FBA中转。发货前,最好先和服务商确认清楚:
能不能做中转?
覆盖哪些国家和FBA仓?
头程走海运、空运还是快递?不同方式流程略有差异。
提前沟通,能避免货到了没人收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