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仓销毁流程是跨境电商或物流企业处理滞销、过期或异常库存的重要环节,通常涉及仓储管理、合规申报及第三方协作。
一、销毁申请与审批
需求确认
企业根据库存情况(如滞销、临期、质量问题)决定销毁部分商品,需明确销毁原因及商品清单。
与仓储服务商或物流商沟通销毁方案(如是否需海关备案、环保合规要求)。
文件准备
提供商品来源证明(如采购合同、报关单、质检报告)。
制定销毁计划,包括销毁方式(焚烧、粉碎、化学分解等)、地点、时间及操作细节。
若涉及跨境商品,需向海关或相关部门提交销毁申请(如《销毁处置申报表》)。
审批流程
向海关或监管部门提交资料,等待审批。
部分场景需取得环保部门许可(如销毁可能产生污染的化学品)。
二、销毁执行
运输与交接
将待销毁商品从仓储区运至指定销毁场地,运输过程中需密封管理,防止流失或二次销售。
与销毁服务商办理交接手续,核对商品数量及状态。
销毁操作
按计划实施销毁,确保彻底不可逆(如高温焚烧、粉碎后回收)。
全程监控(拍照、录像),记录销毁时间、批次及操作人员信息。
环保合规
销毁过程需符合当地环保法规,处理废气、废液等污染物。
涉及危险品时,需由具备资质的机构操作。
三、后续处理
文件归档
整理销毁过程记录(视频、照片、签收单据)并保存至少3年。
向海关或监管方提交销毁完成报告,更新库存记录。
费用结算
支付销毁服务费用(含运输、操作、环保处理等)。
若销毁产生收入(如残值回收),需按税务要求处理。
库存核销
更新系统内库存数据,完成账务核销。
涉及保税货物时,需向海关申请核销备案。
四、注意事项
合规风险
确保销毁行为符合海关、环保及行业法规,避免因违规操作导致处罚(如罚款、信用扣分)。
谨慎选择销毁服务商,核实其资质及过往案例。
成本控制
评估销毁成本与商品残值,优先销毁高成本低价值的商品。
探索替代方案(如促销、捐赠)以降低损失。
时效管理
部分商品需在保质期前销毁,需提前规划时间表。
关注审批周期,避免因延误影响业务进度。
五、常见场景
FBA库存销毁:亚马逊卖家通过后台提交移除订单,选择销毁选项,由亚马逊处理后续流程。
保税区退港销毁:因无法销售或合规问题,将保税货物退运出境前销毁。
滞销商品清理:企业自主销毁长期未售出商品,减少仓储成本。
通过规范的销毁流程,企业可有效管理库存风险,规避法律问题,同时优化资源分配。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具体场景及当地政策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