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物准备
- 选品与备货 
- 根据目标市场需求和销售预测,选择适销商品并完成备货。 
- 确保商品符合目的国的质量标准(如认证、标签规范)。 
- 包装与标签 
- 按照物流要求进行标准化包装(防潮、防震),避免运输损坏。 
- 为每件商品贴上清晰标签(SKU码、商品信息),便于后续仓储管理。 
- 文件准备 
- 出口单据:商业发票、装箱单、原产地证(CO)、提单(B/L)等。 
- 清关文件:根据目的国要求准备报关资料(如海关编码HS Code)。 
二、订舱与国际运输
- 选择物流方式 
- 海运:适合大体积、低时效需求的货物(如整柜/拼柜),成本较低但耗时较长(1-4周)。 
- 空运:适合高价值、急需的货物,时效快(3-7天)但费用较高。 
- 快递/多式联运:适合小批量或紧急补货,时效灵活(1-3天)。 
- 订舱操作 
- 通过货代或船公司预订舱位,提供货物信息(重量、体积、目的地)。 
- 确认运输条款(如FOB/CIF)、费用(海运费、码头操作费THC等)及截单时间。 
- 装货与发运 
- 货物按计划装入集装箱或托盘,并完成封箱(铅封号记录)。 
- 安排拖车将货物送至指定港口/机场,按时完成装船/装机。 
三、清关与目的港操作
- 出口清关 
- 在国内海关提交报关单、发票、装箱单等文件,完成出口申报。 
- 海关查验后放行货物,获取提单(B/L)。 
- 目的港清关 
- 一般贸易(CFS):适用于大宗货物,需缴纳关税、增值税。 
- 个人免税(T86):适用于个人包裹(价值≤800美元),免关税。 
- 文件准备:提交提单、商业发票、目的港清关委托书等。 
- 清关模式: 
- 清关行协助:委托当地清关代理处理文件、缴税及查验。 
- 提货与拆柜 
- 清关完成后,安排拖车将货物从港口/机场提至仓库。 
- 拆柜并核对货物数量、规格,确保无误。 
四、送仓与入库
- 目的港到仓运输 
- 通过卡车、铁路或海运将货物送至海外仓地址(视距离而定)。 
- 提前与海外仓确认接货时间,避免延误。 
- 入库验收 
- 海外仓接收货物后,核对SKU、数量及包装完整性。 
- 入库登记并分配库位,更新库存系统。 
- 增值服务(可选) 
- 贴标换标:更换平台标签(如亚马逊FBA标签)。 
- 质检分拣:检查商品质量,分拣出残次品。 
- 预打包:按订单需求预包装商品,提升发货效率。 
五、关键注意事项
- 时效规划 
- 海运需预留1-4周时间,空运3-7天,确保货物及时到仓。 
- 避免旺季(如黑五、圣诞)集中发运,提前备货。 
- 成本控制 
- 批量运输:海运拼柜或整柜降低单位成本。 
- 清关费用:提前了解目的国税费政策,避免额外支出。 
- 仓储费用:选择性价比高的海外仓,减少长期存储成本。 
- 合规性 
- 确保商品符合目的国法规(如欧盟CE认证、美国FDA认证)。 
- 标签需使用当地语言,避免因标签问题被退运。 
六、典型流程示例(海运头程)
- 国内发货:货物从中国工厂→国内港口→报关→装船。 
- 国际运输:货船航行至目的港(如洛杉矶、鹿特丹)。 
- 目的港清关:提交文件→缴纳关税→清关放行。 
- 送仓入库:卡车运输至海外仓→拆柜→验收→上架。 
通过以上流程,卖家可高效完成货物从中国到海外仓的运输,为后续本地化配送和销售奠定基础。实际操作中需结合自身需求选择物流方式,并与服务商保持紧密沟通以规避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