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流程概述
海外仓对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系统与海外仓之间的数据互通(如订单、库存、物流),确保订单自动处理、库存实时更新、物流高效协同。
主要流程:
系统授权与配置(如ERP/Shopify/Amazon后台)
仓库与SKU映射(商品信息同步)
库存初始化(期初库存导入)
订单推送与处理
物流对接与状态跟踪
二、详细对接流程
1. 系统授权与配置
ERP系统授权(以领星ERP为例):
输入海外仓提供的API Key/Token。
配置仓库信息(如仓库名称、地址、支持的物流方式)。
开启仓库权限:给对应人员分配新增仓库的权限。
授权海外仓:
同步仓库数据:系统自动拉取海外仓的仓库列表、SKU信息。
电商平台授权(如亚马逊FBA、eBay、Temu):
在平台后台设置海外仓发货地址(如亚马逊FBA仓地址)。
配置物流商:绑定平台认可的物流商(如UPS、FedEx)。
第三方系统对接(如Teapplix、店小秘):
绑定海外仓账户:输入海外仓提供的商户ID/Token(如4PX、中国邮政海外仓)。
选择支持的物流方式:勾选系统支持的发货渠道(如USPS、LTL)。
2. 仓库与SKU映射
SKU配对:
将系统中的本地SKU与海外仓的第三方SKU进行一一映射(如领星ERP的【SKU配对】功能)。
处理标签差异:若海外仓要求特殊标签(如亚马逊FBA箱唛),需在系统中配置模板并生成。
库存初始化:
导出已配对的商品信息(如领星ERP的【仓库设置-SKU配对】)。
从海外仓后台导出当前库存数据(如万邑通的【库存-库存查询-批量导出】)。
在系统中导入库存初始值:填写可用库存、采购成本(如【库存明细-导入库存初始值】)。
3. 订单推送与处理
订单自动推送:
电商平台订单同步:
海外仓接收到订单后,完成拣货、打包、贴面单(如USPS/FedEx面单)。
物流信息回传:海外仓将运单号、物流状态同步至系统(如4PX自动更新包裹状态)。
通过API或手动导入(Excel)将订单推送到系统(如亚马逊后台订单自动同步至领星ERP)。
订单分配仓库:
系统根据库存优先级自动选择海外仓(如优先使用美国仓库存)。
手动选择仓库:在订单详情页指定海外仓(如Teapplix的【代发货】下拉选择)。
订单审核与推送:
审核订单后,系统自动将订单信息推送到海外仓(如点击【Submit to CPWH】发送至中邮海外仓)。
海外仓订单处理:
4. 物流对接与状态跟踪
物流商配置:
在系统中设置支持的物流方式(如USPS First Class、FedEx Ground)。
根据包裹重量自动匹配最优物流(如1LB以下走USPS,10-150LB走FedEx Ground)。
物流状态跟踪:
系统自动获取物流信息(如Teapplix每15分钟同步4PX库存)。
异常处理:若物流状态异常(如丢件、延迟),系统触发预警并通知卖家。
三、典型对接场景示例
1. 亚马逊FBA对接流程
创建FBA发货计划:
在亚马逊后台创建FBA发货计划,生成箱唛(Shipment ID)。
推送订单至海外仓:
将FBA发货计划推送到第三方海外仓,海外仓按FBA要求打包。
汽运零担运输:
海外仓预约物流商(如XPO)提货,货物送入亚马逊FBA仓。
库存更新:
亚马逊确认收货后,系统更新FBA仓库存。
2. 独立站+第三方海外仓对接
订单同步:
独立站订单通过API同步至ERP系统。
自动分配仓库:
系统根据客户地址匹配最近海外仓(如美国加州仓)。
海外仓发货:
海外仓拣货、打包并选择本地物流(如USPS)派送。
客户签收:
物流信息回传至系统,订单状态更新为“已发货”。
四、关键注意事项
合规性:
使用平台认证的物流商(如亚马逊认可的UPS/FedEx),避免丢件风险。
确保标签规范(如FBA箱唛、超重标签),避免被拒收。
时效性:
亚马逊要求24小时内发货,需优化拣货与物流衔接。
旺季需提前备货至海外仓,避免FBA仓排仓困难。
成本控制:
批量头程运输享受海运/空运折扣(如拼柜节省成本)。
本地尾程配送成本低于国际快递(如USPS比DHL便宜30%-50%)。
异常处理:
缺货或延迟:及时通知客户并协商解决方案(如补发、退款)。
物流异常:跟踪包裹状态,异常情况(如丢件)第一时间联系物流商。
五、总结
海外仓对接的核心在于系统化集成(ERP-海外仓-物流),需重点关注:
标准化配置:确保SKU、仓库、物流参数与海外仓规则一致。
自动化流程:通过API实现订单、库存、物流的自动同步。
异常监控:实时跟踪物流状态,快速响应丢件、延迟等问题。
通过标准化操作、技术赋能和资源整合,海外仓不仅能提升物流效率,还能为卖家提供灵活的逆向供应链解决方案(如退货翻新、库存调拨),助力跨境业务可持续增长。